——党委副书记 院长李昕昌带队赴贵州中科三千米科技有限公司考察洽谈
为积极响应国家低空经济发展战略,助推贵州航空产业城建设发展,我院党委副书记 院长李昕昌率党委委员 副院长李正华、实训中心(校企合作中心)、现代工程系、黔中区域航空产业方向开放型产教融合实践中心工作专班相关负责人一行6人,于2025年3月26日赴贵州中科三千米科技有限公司开展考察交流。双方围绕共建无人机全产业链基地、拓展场景应用及产教深度融合等方面展开深入探讨,初步达成多项合作共识,为区域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一、聚焦国家战略 共谋产业蓝图
考察期间,李昕昌院长一行参观了企业研发中心、远程无人机应用基地,深入了解企业在无人机核心技术攻关、智能制造、场景应用等领域的成果。李院长指出:“低空经济是未来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校企合作需以‘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三链融合为抓手,实现从技术研发到场景落地的全链条贯通。”
二、共建全产业链基地 打造协同创新标杆
座谈会上,双方围绕无人机产业链关键环节展开务实磋商,重点聚焦三大合作方向:
1.全链条产业基地建设
依托企业优势资源,共建“低空无人机产教教合实训基地”,覆盖研发设计、精密制造、飞行测试、数据运营等环节。整合航空工程、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学科团队,联合具有竞争力的企业共同打造智能制造示范线。
2.场景应用生态拓展
针对物流配送、农业植保、应急救援、森林防火等高频需求场景,双方计划联合申报“低空经济应用示范区”。例如,在山区物流领域,开发适应复杂地形的无人机配送网络;在智慧农业板块,推广“无人机+遥感+AI诊断”的精准植保模式。企业负责人表示:“本次合作共建基地,将加速无人机相关技术从实验室走向市场。”
3.人才共育与成果转化
为破解行业“飞手荒”难题,双方拟成立“无人机技术联合实验室”,推行“双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企业工程师将深度参与学院课程设计;同时,试点“企业出题、高校解题”机制,针对企业实际需求设立攻关课题,推动专利技术优先转化。
三、阶段性成果落地 政校企联动蓄势
此次考察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双方将加强交流沟通、细化合作关键要点,优化合作方案,推动无人机技术研发、人才培养与区域低空经济产业发展。
李昕昌院长强调:“此次合作不仅是校企资源的简单叠加,也是构建“技术研发—中试孵化—产业应用”闭环生态的关键一步,更是学院专业转型和对接产业发展的重要契机。
